26歲的年齡,45歲的卵巢,面對卵巢早衰......
近年來,卵巢早衰(POF)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,隨著結婚年齡、生育年齡的逐漸增加,面對工作壓力、生活壓力,還有無法避免的熬夜、食品污染、環境污染、二手煙等,卵巢衰老不再只是更年期女性的煩惱。由于卵巢功能衰退,患者也會像絕經婦女那樣出現雌激素低下癥候群,如潮熱、出汗等血管舒縮癥狀,抑郁、失眠等神經精神癥狀,以及陰道干澀、性交痛和尿頻、排尿困難等泌尿生殖道癥狀。臨床患者大多因月經停閉或月經過少而就診。90后甚至00后的生育能力保衛戰、卵巢保衛戰也一觸即發!
該拿什么保護你,我的卵巢?姐妹們,讓我們拿起醫學的武器,整裝出發。
什么是卵巢早衰?
卵巢早衰是指在40歲之前出現月經周期延長、周期不規律,經量減少、月經稀發至閉經至少4個月以上,以下四點缺一不可:
1.至少2次血清FSH>25 U/L(在月經周期的第2-4天,或閉經時檢測,2次檢測間隔4周);
2.血清AMH≤7.85 pmol/L(即1.1 ng/ml);
3.盆腔彩超發現雙側卵巢體積較正常小;
4.雙側卵巢直徑2~10mm的竇狀卵泡數之和<5個。
現在,讓我們來分享一個關于卵巢早衰的病案:
春暖花開,世界一片生機勃勃。到我院就診的王小姐卻顯得一臉憔悴,滿面愁容,欲言又止。原來,26歲的王小姐大學畢業后順利考入事業單位,入職體檢查出卵巢囊腫,醫生考慮是卵巢巧克力囊腫,建議手術并盡快備孕。為了不影響入職,王小姐急急忙忙做了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剔除手術,手術醫生讓她服用幾個月避孕藥,開始備孕后,她和丈夫都非常期待孩子的到來,然而一年多過去,她的肚子依舊如故。不但沒有任何“崛起”的跡象,月經還開始出現推遲,分泌物量少,陰道干澀,性交疼痛,靠著西醫激素人工周期調經。醫生告訴她,根據臨床表現及女性內分泌激素檢測結果,目前診斷可考慮“卵巢早衰”,若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治療,就會“未老先衰”,直接影響生育。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,卻要面對“未老先衰”......
王小姐是不幸的,術前抗苗勒氏管激素(AMH)3.25ng/ml,術后復查AMH0.59ng/ml,但她也是幸運的,接受中醫藥系統治療1月后即迎來好“孕”,因為卵巢功能衰竭,孕后予積極安胎,經歷了孕早期的出血、頻繁宮縮后,春暖花開的季節,這個小家庭迎來全家人期盼已久的小天使!
上面提到的病案就是醫源性因素導致的卵巢早衰。
對于卵巢囊腫手術,術前充分評估(卵巢功能、生育能力、綜合條件),決定手術方式,術中精細操作(減少電刀等使用),術后盡早介入治療,尤其是中醫藥的治療,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,促進卵巢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,手術和中醫藥不是對立的,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更不是對立的,只有相互配合,取長補短,使患者獲益最大才是我們的治療的終極目標!中醫、西醫、手術綜合治療疾病是玉溪市中醫醫院婦產科獨具特色的診療模式。
為什么會得這個病?該怎么治療?
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完全清楚,目前認為,卵巢早衰的病因主要包括遺傳性因素、免疫學因素、半乳糖血癥、醫源性因素、環境及感染等。可以明確的是遺傳因素是POF的重要病因,所以臨床上我們多會關注患者有無家族病史,母親及姐妹月經相關情況。西醫目前治療方法多是激素治療。
中醫認為卵巢早衰病變的主要臟腑在腎,又與肝、脾有關;此外,現代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壓力越來越大,常引發緊張焦慮、抑郁等情志、精神問題,長期強烈的情志變化也會干擾“腎-天癸-沖任-胞宮”軸的功能(相當于西醫的“下丘腦-垂體-卵巢”的內分泌軸)。
中醫藥在治療卵巢早衰上具有多靶點、多器官治療的優勢,根據月經不同階段辨證治療。
書籍推薦
《卵巢早衰的中醫藥防治》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玉珍教授主編,書中引用大量的臨床實際案例,對其預防提出了新的觀點,并列舉出一系列預防的具體措施,對于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及卵巢早衰患者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。
積極做好自己能做的
1.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狀態,學會面帶笑容,帶給自己不一樣的心態。
2.堅持運動鍛煉,可選擇保健操、慢跑、瑜伽,有條件者可選擇健身房,有督促自己鍛煉身心的環境,還能與人交流。
3.注意勞逸結合,生活規律,晚上11點之前入睡,睡眠充足,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。
4.維持適度的性生活,調暢情志。
5.3至6個月復查性激素三項(FSH、LH、E2),維持治療至生理絕經年齡45周歲以上,每個月維持一定用量的中藥或中成藥,除湯劑外,還可選擇丸劑或膏方。
卵巢早衰的管理絕不應僅僅止于生育,終身健康管理尤其重要,生育只是一個生活階段,要想家庭幸福,寶寶茁壯成長,一個健康的母親尤為重要。所以,請大家一定要重視卵巢早衰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千萬不要放松警惕!